《我的天才女友》改编:《天才女友》12月开拍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听说《天才女友》要开拍了?这事儿最近在书迷圈里炸开了锅。12月就要开机,整整40集的体量,光是想想就让人搓手期待。不过最让人好奇的是——它和埃莱娜·费兰特那部火遍全球的《那不勒斯四部曲》到底啥关系?要知道HBO早把这部小说拍成了《我的天才女友》,四季下来豆瓣评分就没下过9分,现在突然冒出个中国版,难不成要来个”江南水乡版莱农和莉拉”?
我翻了不少爆料,发现这次的故事舞台直接从意大利那不勒斯搬到了中国江南小镇。时间线也很有意思,从70年代末的喇叭裤、二八自行车开始,一路拍到5G时代,整整横跨半个世纪。两个女主角一个叫苏雯(读书改变命运型),一个叫林小雨(闯荡江湖型),光是看人物设定就让人想起《那不勒斯》里那个经典命题——当你的闺蜜既是灵魂伴侣又是人生对手,这友谊的小船该怎么划?
记得原著里莱农和莉拉在破旧社区里互相较劲又彼此救赎的场面吗?中国版里也有这种让人揪心的桥段。比如有场戏是80年代高考恢复后,苏雯熬夜复习到流鼻血,林小雨却偷偷把家里唯一的电风扇搬到她家,自己摇着蒲扇在纺织厂三班倒。这种”我可能不理解你的选择,但我拼了命也要成全你”的友情,可比现在那些塑料姐妹情戏码带劲多了。
制作方透露说会重点刻画90年代下岗潮这个关键节点。想象一下:当林小雨所在的国营纺织厂改制,她攥着买断工龄的几千块钱站在十字路口,而苏雯正在大学图书馆啃《国富论》——这不就是我们父母那代人的真实写照吗?据说有场戏是林小雨摆地摊被城管追,慌乱中撞见穿着职业装的苏雯从外贸大厦出来,两人隔着车流对视的那几秒,把改革开放初期的人生参差拍得特别扎心。
不过编剧很聪明地加入了本土化细节。比如00年代电商兴起时,林小雨抓住机会做淘宝店,苏雯却在外企遭遇玻璃天花板;等到直播时代,当年那个辍学姑娘反而成了助农网红,而大学教授苏雯倒要向她请教怎么拍短视频。这种命运反转的设计,比原著更贴近中国社会这些年魔幻现实主义的发展节奏。
我特别留意到剧组采访里提到的一个细节:两个女主每年除夕雷打不动要回老家吃顿团圆饭,从少女时期分食一碗酒酿圆子,到中年时对着保健品互相数落。这种”吵不散骂不走”的中国式闺蜜情,可比那些动不动就为男人反目的狗血剧情高级多了。据说有场重头戏是2008年雪灾时,被困在广州火车站的林小雨接到苏雯电话,两人隔着电话线背《新华字典》熬过通宵——这不比什么”闺蜜为爱撕逼”的戏码动人一百倍?
现在最让人好奇的是选角。HBO版里莱农和莉拉从少女到老年的神级选角珠玉在前,中国版要是找个30岁演员硬演高中生,或是用厚重滤镜糊弄年龄变化,估计观众得集体吐槽。不过听说剧组专门找了两个新人演少女时期,中年段可能考虑海清、马伊琍这个级别的演技派,要是成真倒是值得期待。
服装道具组这次估计要头秃。从70年代的蓝布工装、80年代的蝙蝠衫、90年代的踩脚裤,到千禧年的杀马特造型,再到现在的直播美颜灯,每个年代的特征都得精准还原。听说为了拍90年代戏份,剧组特意去义乌淘了一批古董BB机和搪瓷脸盆,这种细节控精神倒是挺拉好感。
说实话,比起那些悬浮的都市闺蜜剧,这种扎根于真实历史的女性的故事反而更戳人。就像制片人说的:”我们要拍的不是大女主开金手指,而是普通中国女性怎么在时代浪潮里既互相较劲又彼此托底。”想想也是,谁的人生里没个这样的”天才女友”呢?可能是帮你作弊打小抄的发小,也可能是总比你考高分的”别人家孩子”,但关键时刻,偏偏是这个人会为你两肋插刀。
现在唯一担心的是40集会不会注水?毕竟原著四本书的体量摆在那儿,要是中国版为了凑集数硬加商战、婆媳戏码就糟了。不过看备案表里写着”重点刻画女性智力成长”,倒是让人稍微放心点。毕竟我们等了这么久,不就是想看看中国版莱农和莉拉,怎么在高考工厂、房价压力、职场歧视这些本土困境里杀出一条血路吗?
等12月开机路透出来,我第一个要盯的就是:那两个小姑娘到底能不能演出那种”我嫉妒你要死但又想成为你”的复杂眼神?毕竟,这才是”天才女友”的灵魂所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