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大战7》芬恩演员斥“星战粉”种族歧视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当芬恩不再是主角:约翰·博耶加与《星球大战》的种族困境
约翰·博耶加还记得2015年那个改变他人生的电话。当时22岁的他正在伦敦的公寓里煮泡面,突然接到选角导演的电话,告诉他获得了《星球大战:原力觉醒》中芬恩这个角色。”我直接把锅打翻了,”博耶加后来回忆说,”泡面洒了一地,但我根本不在乎。”这个来自伦敦贫民区的黑人男孩,即将成为星战历史上第一个黑人主角。
但博耶加没想到的是,这个看似荣耀的开始,最终变成了一场关于种族问题的持久战。在《原力觉醒》里,芬恩确实是个重要角色——他是叛逃的第一军团冲锋队员,与蕾伊并肩作战,甚至一度被宣传海报塑造成可能拥有原力的潜在绝地武士。电影开场那个震撼的长镜头里,满脸是血的芬恩摘下头盔,成为新三部曲第一个亮相的主角面孔。这个画面当时被很多媒体称赞为星战系列在多样性上的重大突破。
然而随着新三部曲的推进,芬恩的戏份却越来越边缘化。在《最后的绝地武士》中,他被派去执行一条与主线几乎无关的赌场支线任务;到了《天行者崛起》,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对蕾伊喊”我有话要告诉你”——这句被粉丝疯狂吐槽的台词,最终也没能等来一个像样的解释。博耶加后来在采访中直言不讳:”他们知道我想说什么,观众也知道我想说什么(芬恩想告诉蕾伊他也有原力感应),但他们就是不让这个黑人角色说出来。”
更让博耶加感到挫败的是粉丝群体的反应。他记得《原力觉醒》上映后,社交媒体上突然涌现出”抵制芬恩”的话题标签,有人甚至修改海报把黑人角色全部P掉。”我收到过死亡威胁,”博耶加在一次电台采访中说,”只因为这个虚构角色是黑人,而且居然敢拿光剑。”最荒谬的是,当粉丝发现芬恩在预告片中手持光剑的画面时,有人坚称这一定是营销噱头,因为”黑人不可能成为绝地武士”——尽管星战宇宙中早有塞缪尔·杰克逊饰演的梅斯·温杜这样的黑人绝地大师。
这种矛盾在迪士尼内部同样存在。一方面,时任卢卡斯影业总裁的凯瑟琳·肯尼迪公开表示支持博耶加,发推文说”我们与约翰站在一起”;另一方面,创意团队似乎始终不敢真正让芬恩这个黑人角色承担更重要的叙事功能。博耶加透露,在《天行者崛起》剧本讨论阶段,他多次提议让芬恩领导风暴兵起义的情节——这原本可以呼应他在第一部中的叛逃经历,形成一个完美的角色闭环,但最终这个点子被降级成背景板式的过场戏。
这种困境其实早有端倪。乔治·卢卡斯在1977年创作第一部《星球大战》时,确实启用了全白人主演阵容。直到1999年的前传三部曲,才引入塞缪尔·杰克逊扮演的绝地大师梅斯·温杜——这个角色虽然地位崇高,但戏份有限,最终死得也很仓促。卢卡斯曾在戛纳电影节上辩解:”星战的核心信息是接纳差异,不管外表如何。”但批评者指出,这种”表面多元化”的做法恰恰反映了问题:黑人角色可以存在,但不能真正影响主线叙事。
迪士尼接手后的星战宇宙试图改变这种状况。除了芬恩,他们还推出了《游侠索罗》中的黑人女性飞行员瓦尔(菲比·沃勒-布里奇饰),以及《曼达洛人》中的吉安娜女公爵(吉娜·卡拉诺饰)。但这些尝试往往陷入两难:要么被批评为”政治正确”的强行植入,要么像《星球大战:侍者》那样,因为叙事混乱导致多元化角色成为收视失败的替罪羊。该剧中由李政宰饰演的绝地大师索尔,原本被寄予厚望能展现亚洲面孔在星战宇宙的可能性,却因为剧集整体质量欠佳而未能引起预期反响。
2020年乔治·弗洛伊德事件后,博耶加直接走上伦敦街头参加BLM游行。他举着”黑人的命也是命”的标语牌,在雨中一站就是几个小时。有粉丝认出他,高喊”芬恩万岁”,他却摇头回应:”叫我约翰就行,芬恩只是他们允许我扮演的角色。”这句话后来被媒体广泛引用,成为迪士尼多元化困境的一个尖锐注脚。
如今回看新三部曲,最讽刺的莫过于芬恩的角色轨迹:从《原力觉醒》海报上的中心位置,到《天行者崛起》里沦为插科打诨的配角;从可能成为绝地武士的潜力股,到连表白都被剪辑掉的边缘人。博耶加在最近一次采访中说:”他们给了我光剑,又把它拿走。这就是好莱坞对待黑人角色的典型方式——给你一个梦想,然后告诉你它不属于你。”
或许这才是最伤人的部分:在反抗军最终战胜第一军团的庆典镜头里,所有主要角色都获得了圆满结局,唯独芬恩——这个从压迫体制中觉醒的黑人士兵,最终连一个明确的去向都没能得到。镜头匆匆扫过他微笑的脸,然后转向更”重要”的角色。这种叙事上的潦草处理,比任何种族主义言论都更直白地揭示了问题所在:在遥远的银河系,平等依然是个尚未实现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