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央新片《小众题材》票房预测2500万,何时能突围?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这部精神病院里的黑色喜剧,不该只有2.4%的排片
4月4日上映的《阳光照耀青春里》可能是近期最被低估的电影之一。这部由曾海若执导,肖央、春夏、陈明昊等实力派主演的黑色喜剧,把镜头对准了一个我们很少在银幕上看到的地方——精神病院。
说实话,光是看到”精神病院”这个设定,很多人可能就会打退堂鼓。但如果你因此错过这部电影,那真的亏大了。影片讲述了一群被社会贴上”疯子”标签的人,在精神病院里发生的荒诞又温暖的故事。肖央这次完全颠覆了以往的形象,饰演一个被误诊送进精神病院的普通人,他和春夏饰演的病友之间的互动,既有黑色幽默的荒诞感,又透着对现实的辛辣讽刺。
饶晓志担任监制是个很关键的信号。这位《无名之辈》的导演最擅长的就是把小人物的故事讲得既好笑又戳心。在《阳光照耀青春里》里,你能明显感受到这种风格的延续——那些被社会边缘化的”疯子”,其实比很多”正常人”更懂得生活的真谛。有个场景特别打动人:病人们围在一起讨论”正常人”的世界为什么这么疯狂时,那种荒诞中透着真理的感觉,让人想起《飞跃疯人院》里那些经典段落。
但很可惜,这部电影的市场表现实在不太乐观。上映首日票房占比只有2.4%,排片占比8.2%,预售总票房甚至不到10万。凤凰院线经理预测最终票房可能止步2500万左右,这个数字对于这样一部用心制作的电影来说,实在有些寒酸。
问题出在哪?首先是题材确实小众。精神病院、社会边缘人、黑色幽默,这些元素加在一起,注定了它不是那种能吸引主流观众的类型。其次,当下的电影市场环境对现实题材作品也不太友好——大家更愿意为视觉大片买单,而不是去思考那些沉重的话题。
但我想说的是,正是这样的电影才最值得我们去支持。它不像商业大片那样用特效轰炸你的感官,而是用扎实的剧本和演技,让你在笑声中思考:到底什么是正常?什么是疯狂?当我们给一群人贴上”精神病”标签时,是不是也在暴露着这个社会的某种病态?
特别要夸夸演员们的表现。肖央完全摆脱了”筷子兄弟”时期的喜剧形象,把一个普通人在极端环境下的挣扎演得入木三分。春夏则再次证明了她为什么是同龄演员中最特别的存在,她饰演的病友既脆弱又坚强,让人心疼又敬佩。陈明昊和蒋奇明的表演也都很出彩,这群”疯子”凑在一起产生的化学反应,比很多所谓”正常人”的故事要有趣得多。
如果你厌倦了千篇一律的商业套路,想看点不一样的,《阳光照耀青春里》绝对值得你花两个小时去感受。它可能不会让你爽到飞起,但一定会让你在走出影院后,忍不住思考些什么——这难道不正是好电影应该做的吗?
在这个排片被商业大片垄断的时代,我们更需要给这样的作品一些机会。毕竟,电影院里不能只有爆米花,有时候也需要这样一剂苦口的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