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提名佳作《蜗牛回忆录》即将引进

奥斯卡提名佳作《蜗牛回忆录》即将引进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当蜗牛壳里藏着整个宇宙:《蜗牛回忆录》用黏土捏出治愈人心的力量
听说亚当·艾略特的新作要登陆内地银幕了?就是那个用黏土捏出《玛丽和马克思》的怪才导演。这次他带着《蜗牛回忆录》杀回来了,光看预告片里那些歪歪扭扭的蜗牛触角,我就知道这准又是部让人笑着流泪的片子。
20250507043853192417
记得在北京电影节抢到展映场次那天,放映厅里坐满了举着蜗牛周边的小观众。开场五分钟我就被格蕾丝那顶毛线帽吸引住了——帽顶上居然趴着只正在打哈欠的黏土蜗牛!这个痴迷收集蜗牛的小姑娘,会对着超市生鲜区的法国蜗牛说”它们值得更好的命运”,然后把工资全花在给蜗牛买有机生菜上。她给每只蜗牛都起了莎士比亚戏剧里的名字,最宠爱的叫”李尔王”,因为”它总把自己关在壳里生闷气”。
要说这片子最绝的,还得是那些蜗牛的特写镜头。亚当·艾略特团队把蜗牛爬行时腹足的波浪运动都做出来了,黏液在阳光下闪着彩虹光。有场戏是格蕾丝蹲在雨后花园数蜗牛,镜头突然切到蜗牛视角:人类女孩的脸在雨滴折射下扭曲变形,她的手指像五座肉粉色的摩天大楼缓缓压下来。这种诡异的诗意,也就定格动画能做得这么传神。
20250507043900478520
双胞胎弟弟吉尔伯特离开那场戏看得人心里发紧。这个总把”蜗牛是雌雄同体”挂在嘴边的男孩,临走前偷偷在姐姐的蜗牛农场里放了只金色的澳洲小蜗牛。后来格蕾丝在萍奇奶奶的阁楼上发现弟弟的素描本,每一页都画着不同角度的蜗牛壳螺旋线,最后一页写着:”贝壳的黄金比例是1.618,但我想你笑起来时的嘴角弧度更完美。”
萍奇奶奶绝对是全片最抢戏的角色!这个住在改装校车里的老太太,冰箱里塞满喂蜗牛的啤酒酵母,衣橱挂着用真正蜗牛黏液固定的亮片裙。杰基·韦佛的配音绝了,她把那句”亲爱的,我们和蜗牛的区别不过是壳的位置不同”念得既荒唐又深刻。有场对手戏是奶奶教格蕾丝用听诊器听蜗牛心跳,两个怪胎在月光下屏住呼吸,突然蜗牛壳里传出”咕噜”一声,她俩笑倒在地的样子让我后排的观众偷偷抹眼泪。
技术控们肯定会为这片子的制作细节发狂。据说光是格蕾丝房间里的287只黏土蜗牛,就耗掉了六吨雕塑黏土。有幕转场是蜗牛壳纹路渐变成老唱片沟槽,再变成奶奶脸上的皱纹,这种鬼才创意在电脑动画里根本看不到。安纳西动画节评委会说得没错:”当所有动画都在追逐像素精度时,艾略特用手指的温度重新定义了帧率。”
散场时听见个小姑娘问她妈妈:”为什么格蕾丝最后要把蜗牛都放生啊?”银幕上正在播片尾字幕,背景里那些被放归自然的蜗牛背着各式各样的”小房子”,在晨光里留下闪闪发光的黏液轨迹。这个答案或许就像萍奇奶奶说的:”有些爱不必装在罐子里,就像有些回忆会自己找到回家的路。”现在我就盼着内地正式定档,好带着爱吃生菜的朋友二刷——当然,看之前得先警告他们别打影院门口法式餐厅的主意。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优雅电影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y.yingshibaike.com/6858.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