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少年时》编剧加盟《披头士乐队传记片》动态更新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当四位披头士成员在大银幕上”复活”:萨姆·门德斯的野心与挑战**
萨姆·门德斯这次玩得有点大。这位拍出《美国丽人》《1917》的导演,最近宣布要搞个”四部曲”电影项目《披头士乐队——四部电影盛会》,每部片子专门讲一个披头士成员的故事——约翰·列侬、保罗·麦卡特尼、乔治·哈里森和林戈·斯塔尔,各自当一回绝对主角。这可不是那种流水账式的传记片,门德斯打算让观众透过四个人的眼睛,看同一段传奇如何被不同记忆拼凑成完全不同的模样。想想就带劲,毕竟当年乐队内部那些互相较劲、灵感碰撞的细节,连资深乐迷都未必全摸得清。
选角名单一出来就炸了锅。25岁的哈里斯·迪金森要演列侬,这哥们儿之前在《悲情三角》里演过油腻男模,突然转型成摇滚史上最犀利的反叛偶像,光想象他戴圆框眼镜、用利物浦口音说”Imagine all the people”就够魔幻的。保罗·麦斯卡倒是和年轻时的麦卡特尼有几分神似,他那张自带忧郁的娃娃脸演”可爱保罗”应该问题不大,但麦卡特尼骨子里那股完美主义强迫症劲头,怕是得下苦功夫。最让人捏把汗的是巴里·基奥恩演林戈——这位刚靠《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拿奖的演技派,要怎么还原那个总被当成”最没存在感成员”、其实用节奏撑起整支乐队的幽默鼓手?
编剧阵容豪华得像奥斯卡评委席团建。杰克·索恩写过《奇迹男孩》那种温情戏,也搞过《混沌少年时》的粗粝青春;杰兹·巴特沃斯最擅长把男人间的较劲拍得火花四溅,《极速车王》里赛车手与工程师的角力就是证明;再加上《秘密会议》的彼得·斯特劳恩,这三位要怎么分工?有人猜可能每人负责一个成员的故事线,最后让门德斯统一风格。但更刺激的可能是交叉创作——比如让写《狼厅》宫廷权谋的斯特劳恩处理列侬与小野洋子的关系,用政治惊悚片的笔法拍摇滚明星的婚姻,想想就头皮发麻。
最让人安心的是苹果公司(Apple Corps)和成员家属都点头了。这意味着我们能听到原版《Hey Jude》在电影院里炸响,看到麦卡特尼亲口讲述他梦见母亲后写出《Let It Be》的清晨,甚至可能还原哈里森在印度修行时突然写出《Within You Without You》的迷幻时刻。但风险也在这儿——家属参与的传记片容易变成”洗白工程”。当年列侬对儿子朱利安的冷漠、麦卡特尼在乐队解散时抢先发声明的心机,这些暗面敢拍多深?毕竟连林戈前几年都吐槽过:”我们当年互相扔过披萨,也扔过更糟糕的东西。”
上映时间定在2028年,刚好是《Hey Jude》发行60周年。门德斯说要让四部电影像专辑金曲一样接连轰炸影院,可能每周放一部,逼着观众像当年追新单曲似地赶场。这种玩法在漫威宇宙之后已经很少见了,但用在披头士身上意外地合适——毕竟他们当年发《佩珀军士》时,就教会了全世界什么叫”概念专辑”。现在的问题是:当我们已经看过无数纪录片、读过堆成山的传记后,这四部电影还能挖出什么新东西?或许答案就在门德斯那句”四个视角”里:同一场汉堡巡演,在列侬眼里是艺术家的苦难修行,到了林戈那儿可能就变成”那家酒吧的香肠真他娘难吃”的吐槽。
有个细节特别有意思:四位主演年龄都比披头士解散时的本尊还小。这暗示电影可能聚焦在乐队最癫狂的1966-1970年——从停止巡演到屋顶演唱会,那几年里列侬沉迷先锋艺术,哈里森偷偷学西塔琴,麦卡特尼硬扛着维系乐队,而林戈一度负气出走。要是真能把录音室里麦卡特尼对哈里森吼”你那破solo弹了二十遍还不对”的场面拍出来,光这场戏就值回票价。
现在全世界都在猜:门德斯会不会用《1917》那种长镜头拍”艾比路”录音过程?或者像《美国丽人》那样用超现实手法表现列侬的”床上和平运动”?毕竟这可是支在《黄色潜水艇》里就玩过动画、在《神秘之旅》里尝试意识流的乐队。唯一能确定的是,当迪金森版的列侬对着镜头说出”我们比耶稣还受欢迎”时,2028年的社交媒体绝对会像1966年一样炸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