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行动》展望:七年后“蛟龙”再掀波澜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说起《蛟龙行动》,这部电影可真是让人眼前一亮。你知道吗,它是继《红海行动》之后的又一力作,都是国家行动三部曲的一部分。《红海行动》那会儿,可是2018年春节档的票房冠军,讲的是2014年“也门撤侨”的故事,展现了咱们人民军队的雄风。而这次的《蛟龙行动》,则是把镜头对准了潜艇兵,讲述了他们为了和平而奋斗的故事。
这部电影有个特别之处,就是它首次在大银幕上展现了深海战场。想想看,那种深海的神秘和紧张感,是不是挺吸引人的?而且,电影里还一比一还原了120米长的“龙鲸号”潜艇,这可是个大工程,让人不得不佩服制作团队的用心。
《蛟龙行动》填补了中国军事潜艇题材电影的空白,这可是个不小的成就。毕竟,潜艇这东西,因为其隐秘性,平时咱们老百姓能见到的机会不多,所以把它拍成电影,自然就成了一个很大的卖点。
说到挑战,这部电影在搭建成本和布景上可是下了不少功夫。毕竟,要真实还原一个潜艇,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而且,从陆地作战转到水下作战,那种紧张刺激的场面也变成了“无声的较量”,这对导演和演员都是个考验。
电影的节奏和军事角度也很有讲究。潜艇兵在水下需要静声固定站位,还得机动隐蔽,通过投放“诱饵弹”来干扰敌人。这种纪律性和团队配合,就像是在刀尖上跳“集体舞”,非常考验人的。
而且,电影还全景式地展现了潜艇兵的特性,包括“蛟龙突击队”的水下戏。这些潜艇兵长期在潜艇上,养成了静默的习惯,电影里也展现了他们通过学习和训练提升技战术水平的过程。
最让人感动的是,电影《蛟龙行动》让我们这些普通观众有机会在大银幕上认识潜艇兵,了解他们的默默奉献和承受的艰苦。中国人民海军的指战员在保家卫国的过程中,承受的可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
总的来说,通过军事评论员白孟宸的视角,我们对《蛟龙行动》的背景、特点、挑战和潜艇兵的生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部电影不仅展现了军事价值,更有着艺术的魅力,让人期待在电影院里亲身体验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