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新编“刘姥姥”叶琳瑯逝世,享年93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老戏骨叶琳瑯走了,93岁的人生里藏着半部中国电影史**
4月8日深夜23点56分,长春的夜色里传来消息——表演艺术家叶琳瑯去世了。这个在银幕上活跃了半个多世纪的名字,或许年轻人不太熟悉,但提起李少红版《红楼梦》里那个穿着粗布衣裳、满脸褶子却眼神精明的刘姥姥,很多人会一拍大腿:”原来是她!”
叶琳瑯是新中国第一批”科班出身”的演员。1950年,20岁的她走进中央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北京电影学院前身),和后来演《林家铺子》的张亮、导演《小兵张嘎》的欧阳红樱成了同学。那时候学表演可不像现在,学生们得下乡干农活、去工厂抡大锤,叶琳瑯常说:”演戏得先学会当老百姓。”
1954年,她在电影《土地》里第一次露脸。这片子现在看可能觉得土,讲的是土改时期农民斗地主的故事,但当年可是实打实的”大制作”。镜头扫过她那张圆脸时,谁也没想到这个没啥台词的姑娘,后来能演活那么多市井小人物。
真正让业内记住她的,是1980年代的《小字辈》。这片子现在看特别”复古”——公交车售票员、修表工、厨师,一群普通青年的日常。叶琳瑯演食堂胖阿姨,端着搪瓷碗训人的样子,活脱脱就是那个年代国营单位里爱唠叨的”大姐”。有场戏是她偷吃给领导准备的黄花鱼,被逮到时油嘴滑舌地狡辩,观众边笑边骂:”这不就是我们单位那谁嘛!”
到了1990年,《血色清晨》里的恶婆婆让她彻底甩掉了”喜剧脸”。电影改编自马尔克斯《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她演的那个逼死儿媳的老太太,阴森森站在窑洞前的样子,把不少观众吓得做噩梦。最绝的是结尾处,听说儿子杀了人,她先是愣住,接着突然发出母狼般的嚎哭——这段戏当年在北影厂放映室试片时,后排有个场记当场看吐了。
当然,最出圈的还是2008年《红楼梦》的刘姥姥。其实她接到剧本时心里打鼓:”王扶林版刘姥姥太经典了,沙玉华老师演得跟从书里抠出来似的。”后来她想通了,把自己的东北口音改成了河北腔,还特意观察农村老太太怎么盘腿上炕。有场”醉卧怡红院”的戏,她真喝了二两白酒,摇摇晃晃摔在宝玉床上时,把旁边演袭人的小姑娘吓一跳——剧本里可没写要真醉啊!
老爷子晚年住在长春电影制片厂的老宿舍区,偶尔有影迷跑去敲门,她总笑呵呵地泡高碎招待。去年还有网友晒出合影,照片里她穿着褪色的蓝布衫,指着墙上《香魂女》的剧照说:”你看,那会儿演神婆,我特意去乡下学了跳大神,现在想想还挺封建迷信。”
93年的人生,从土改电影演到商业片时代,叶琳瑯像块活化石,身上烙着中国电影的好多”第一次”:第一次用斯坦尼体系培养演员、第一次现实题材喜剧、第一次魔幻现实主义尝试…现在她走了,带走的可能不止是一个老演员,还有某种如今再难复制的表演方式——那种得先学会种地、做工,才能站在镜头前的笨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