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摇滚上篇》4月25日:纽带乐队银幕献唱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当社恐少女抱起吉他:这部电影让我听见青春炸裂的声音
“我…我还是回家吧…”后藤独攥着吉他包带子的手指节发白,低着头不敢看livehouse里攒动的人群。这个在网络上被称作”吉他英雄”的高中生,此刻正经历着第108次社交恐惧发作。直到三个女孩的声音突然闯入她的世界——”你就是那个弹吉他的博主吧?””要不要和我们组乐队?””你弹得超——级厉害啊!”这个四月,电影院里即将上演的《孤独摇滚(上)》,就是关于这四个女孩如何用失真的吉他音色炸开青春的故事。
你能在后藤独身上看见所有社恐患者的影子:说话时永远盯着地板接缝,在便利店结账前要反复演练对话,网络账号粉丝破万却在现实里连”借过”都说不出口。但滨路晶原作漫画最妙的地方在于,她让这个女孩在抱起电吉他的瞬间突然”通电”——当后藤独的指尖划过琴弦,那些在日常生活里支离破碎的语言,突然变成暴风般的solo倾泻而出。斋藤圭一郎导演用动画特有的表现力,把这种反差放大到极致:画面里后藤独的蘑菇头随着扫弦动作疯狂跳动,背景炸开荧光色的音波,连她总是不敢抬起的眉毛都跟着旋律飞扬起来。
乐队的其他成员简直像专门来攻克社恐的”特攻队”。伊地知虹夏总能用阳光过分的笑容融化尴尬,这个扎着侧马尾的鼓手会在后藤独又想逃跑时,突然把鼓棒塞进她手里:”小孤独(她们给后藤独起的外号)的节奏感可是我们当中最好的!”而贝斯手山田凉顶着张厌世脸,却会默默把后藤独写满焦虑的笔记本换成乐队排练日程表。最绝的是主唱喜多郁代,这个永远元气过剩的女孩,竟然能把后藤独支支吾吾的推辞自动翻译成”她超想参加的!”,然后直接把人拽进排练室。
电影里那些让人笑到拍大腿的桥段,全藏在她们磕磕绊绊的乐队日常里。比如第一次合练时,后藤独因为太紧张把吉他调音调成了救护车警报声;山田凉为了买限量版贝斯连续一个月只吃豆芽菜,结果在演出前饿到晕倒;喜多郁代总把抒情歌唱成运动会应援曲,被吐槽”你这嗓子该去参加甲子园”。但笑着笑着你就会发现,银幕上四个女孩的影子不知何时已经和自己中学时代的某个午后重叠——那些在社团教室偷偷吃零食的傍晚,在文化祭后台手抖到系不好领结的瞬间,还有毕业前明明哭到睫毛膏花掉还要硬撑说”下次再见”的逞强。
斋藤导演特别擅长用画面讲音乐。当她们终于完成第一首原创曲时,整个银幕突然变成流动的彩铅色块,吉他声具象成粉紫色的闪电劈开灰蒙蒙的课室,贝斯线化作靛蓝色的潮水漫过放学后的走廊。最震撼的是后藤独的solo段落,镜头突然切换成她第一人称视角:颤抖的指尖特写、从地板缝隙里看见的观众球鞋、虹夏鼓棒扬起时甩落的汗珠,最后所有画面随着副歌爆发碎成彩虹色的玻璃雨。这哪里是在拍乐队成长?分明是把青春期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悸动、胆怯与热血,统统塞进效果器里开到了最大音量。
上映前释出的片段里有个令人鼻酸的细节:后藤独的手机备忘录存着347条没发出去的社交对话,从”能不能…和我一起吃饭”到”你昨天的贝斯solo超帅”,这些蜷缩在输入框里的文字,最终都变成了乐队原创曲《若能化作星座》的歌词。当她在livehouse舞台上终于唱出”其实我啊/好想和你们一直组乐队”时,台下三个女孩突然齐刷刷举起写着”我们也是!!!”的荧光牌,灯光打在后藤独瞬间涨红的脸上——这大概就是青春片最珍贵的魔法,它让你相信那些在现实里没能说出口的话,总能在某个平行宇宙里得到回响。
4月25日上映的《孤独摇滚(上)》就像一罐摇晃过的碳酸饮料,拧开盖子就会喷涌出带着气泡的青春。你会看见后藤独的吉他拨片如何从掌心汗湿到反光,会听见山田凉的贝斯线怎样精准狙击少女心事,最重要的是,你会想起自己生命里那些”差一点就说出口”的瞬间。当影院灯光暗下,四个女孩的歌声响起时,或许我们都能像后藤独那样,对着曾经怯懦的自己喊出:”喂!现在举起pick还来得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