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IP闪耀第十五届北影节:动漫影视单元开幕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当《疯狂电脑城》的机甲战士走进现实:北影节这场动漫狂欢有点东西
四月的北京,空气中飘着柳絮,海淀区的某个会场里却在上演着更魔幻的场景——几个两米多高的机甲战士正和观众击掌合影,它们的金属关节发出”咔咔”的机械声,眼部的LED屏还能做出眨眼的微表情。这不是科幻电影片场,而是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动漫影视单元主题活动开幕式现场,那些机甲正是吉林动画学院师生作品《疯狂电脑城》里的角色。
“我们给每个实体化角色都装了32个微型电机,光是这个会转动的天线就调试了半个月。”穿着印有校徽T恤的学生团队正忙着给好奇的观众讲解。他们身后的大屏幕上循环播放着这部动画的法国戛纳首映片段,当主角”硬盘侠”用数据线当鞭子抽打病毒的镜头出现时,几个法国孩子尖叫着躲进家长怀里的画面引得现场一阵笑声。这部讲述电脑硬件拟人化对抗病毒的脑洞之作,已经悄悄入围了第29届哥伦布国际电影与动画节竞赛单元。
活动现场比想象中热闹得多。北大影视研究中心的李教授挤在人群里,举着手机拍摄一个正在表演”机械舞”的机器人:”这些00后孩子把元宇宙的概念玩出了新花样,你看他们设计的病毒反派,居然参考了三星堆青铜面具的纹样。”他指的是展区里那个青面獠牙的”木马大王”,这个融合了商周饕餮纹和赛博朋克元素的角色,此刻正被七八个小朋友围着摸肚子——因为制作团队给它安装了触感反馈系统,摸不同部位会发出不同音效。
圆桌论坛那边突然爆发出一阵掌声。原来是中国传媒大学的动画系主任在调侃:”都说国漫崛起,要我说是土味科幻先崛起了。《疯狂电脑城》里把CPU叫算卦先生,内存条变成记事本小妖,这种本土化叙事比硬拗中国风更高级。”他旁边坐着《疯狂电脑城》的导演,这位吉林动画学院的青年教师正用东北腔解释创作灵感:”咱中国人修电脑谁没遇见过大师啊?把那些电脑城江湖传说动画化,自然就有共鸣了。”
最让人挪不开眼的还是”山海经”展区。几个穿着汉服的观众正戴着AR眼镜手舞足蹈——他们通过特殊设备看到了《山海经鸟之战》里的毕方鸟在现实空间盘旋喷火。负责这个项目的学生组长透露了个细节:”我们扫描了300多件商周青铜器纹样训练AI,最后生成的玄鸟羽毛纹理,在阳光下会呈现青铜器氧化后的那种孔雀蓝。”
活动间隙,北京广电局的领导们被一群举着数位板的学生”拦截”。这些来自全国高校动漫创新联合体的年轻人,正在用速写记录嘉宾形象。”这是要做什么?””给您画漫画头像啊!”一个扎着哪吒头的女生边画边解释:”我们联合体有个政产学研表情包计划,下次您做产业报告,PPT里可能就会弹出自己形象的动画小人了。”在场的中宣部领导闻言大笑:”那得给我画严肃点,至少要比这个硬盘侠正经。”他指着大屏幕里正在扭屁股的动画角色说道。
傍晚的文创嘉年华直接把气氛推向高潮。无人机编队在空中组出《疯狂电脑城》的齿轮标志时,地面上突然亮起一圈全息投影——30年来北京出品的经典动漫角色逐个闪现,从早期的《雪孩子》到现在的《魔道祖师》,最后定格在吉林动画学院两部新作的联动画面上。有个戴着小黄帽的男孩一直试图抓住飘在空中的虚拟羽毛,他妈妈举着手机录像:”这孩子从看完毕方鸟就魔怔了,非说要养一只当宠物。”
“知道为什么选《疯狂电脑城》做重点案例吗?”活动总策划在后台透露,”它把最土的电脑城文化和最潮的元宇宙概念炖成了一锅,就像咱北京豆汁配分子料理,够混搭才够未来。”他身后,几个学生正调试着准备夜场巡游的发光机甲,那些流转的RGB光效映在墙上,恍惚间真像打开了某个次元裂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