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翻拍:外国视角下的中国经典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当孙悟空遇上好莱坞:跨文化改编的甜蜜与陷阱
听说美国娱乐公司要在香港国际影视展上搞大动作?他们准备把咱们的《西游记》拆成三部动画电影——《八戒》《美猴王》和《哪吒》。这事儿一出来,网上就炸锅了。有人拍手叫好,说这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好机会;也有人直摇头,担心老外又把咱们的经典给拍歪了。
想想也是,外国导演拍中国故事这事儿,就跟做菜似的。做得好,那是中西合璧;做不好,就成了四不像。你看《末代皇帝》那片子,为啥能成经典?人家贝托鲁奇可是下了真功夫的。为了拍溥仪在紫禁城里的戏,剧组愣是把故宫里里外外研究了个透。那些朝服上的纹样、太监走路的姿势,甚至连宫女端茶的姿势都一丝不苟。中国观众看了都觉得,这老外比咱们自己还了解老祖宗的东西。
但也有翻车的。《花木兰》真人版上映那会儿,我朋友圈里全是吐槽。你说你拍就拍吧,非要给木兰家安个福建土楼,让北魏的姑娘穿着唐朝的衣裳打仗。最绝的是那个”气”,硬是把忠孝节义的中国故事改成了超能力大战。看完电影我奶奶都懵了:”这演的是花木兰还是神奇女侠啊?”
不过话说回来,老外拍中国题材,成功的例子也不少。法国导演让·雅克·阿诺拍的《狼图腾》,就把草原上人和狼那点事儿讲得特别透彻。他没整那些花里胡哨的,就抓住一个”狼性”,把蒙古族牧民和狼群相爱相杀的关系拍得荡气回肠。这片子在中国拿了6亿票房,在法国也卖得不错。你看,只要抓住了人类共通的情感,文化差异根本不是问题。
现在的好莱坞可不傻,他们知道中国市场有多重要。去年《功夫熊猫4》还没上映呢,梦工厂就跑到成都搞首映式,还请了一堆中国动画师参与制作。阿宝在电影里吃火锅、说方言,中国观众看了直呼内行。这招可比当年《功夫之王》里让白发魔女和李冰冰对打高明多了。
我记得小时候看《西游记》动画片,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把我羡慕得不行。现在听说好莱坞要拍美猴王,心里还挺期待的。但转念一想,可千万别把金箍棒改成激光剑,把蟠桃会拍成星际派对啊!去年网飞拍的《三体》就让书粉集体崩溃,叶文洁硬是被改成了复仇女神,三体游戏变成了VR电竞。
说到底,外国导演拍中国故事,关键得走心。像《狼图腾》导演那样在内蒙古草原住上三年,跟牧民同吃同住的,拍出来的东西肯定差不了。要是就想着赚快钱,随便找几个中国元素贴贴金,那注定要翻车。毕竟现在的中国观众可不好糊弄,我们分得清什么是文化融合,什么是文化挪用。
等着看吧,这次《八戒》《美猴王》要是拍好了,没准能像《功夫熊猫》那样成为新经典。但要是又搞出个不伦不类的”东方幻想”,那就别怪中国观众不买账了。毕竟咱们的齐天大圣,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驾驭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