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开拍《燃烧吧!爸爸》 文淇、倪虹洁、宁理领衔主演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当死亡遇上黑色幽默:《燃烧吧!爸爸》如何用荒诞解构中国式葬礼
“爸,你这辈子都没这么热闹过吧?”顾立言站在灵堂前,看着父亲生前组建的”治丧委员会”成员们为骨灰盒该用檀香木还是金丝楠木吵得面红耳赤,突然笑出了声。这个场景或许会成为《燃烧吧!爸爸》最具冲击力的画面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最严肃的场合,用笑声撕裂了死亡的沉重面纱。
这部原名直译为《敲碎爸爸的头盖骨》的电影,从片名就开始挑衅观众的神经。导演刘潇阳和编剧张笑影选择用青春喜剧的糖衣包裹一个关于死亡的故事,本身就是个危险的尝试。但当你看到主演名单里文淇、倪虹洁和宁理这三个戏路迥异的演员名字时,又会隐约感觉到这个组合可能会碰撞出奇妙的化学反应。
故事从文淇饰演的顾立言接到父亲死讯那刻开始。这个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还没想清楚自己的人生,就要先面对父亲的葬礼。而更荒诞的是,父亲生前居然组建了一个由老同学、前同事甚至小区棋牌室牌友组成的”治丧委员会”,这些人带着各自的目的和执念,把一场本应肃穆的葬礼变成了闹剧现场。你能想象吗?有人坚持要在灵堂播放《难忘今宵》,因为这是死者生前最爱在KTV吼的歌;还有人偷偷把随礼金额写在花圈挽联上,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出了多少钱。
倪虹洁饰演的母亲可能是全片最复杂的角色。她一边要应付这些荒诞的治丧委员,一边还要处理自己与丈夫未解的情感纠葛。有个细节特别戳心:当她发现丈夫偷偷收藏了初恋情人三十年前写的情书时,第一反应不是愤怒,而是犹豫该不该把这些”违禁品”一起烧给地下的丈夫。这种夹杂着嫉妒、怀念和释然的复杂情绪,被倪虹洁用一个揉皱又展平信纸的动作完美呈现。
而宁理饰演的治丧委员会主任,则是全片的喜剧担当。这个自封的”葬礼总导演”把追悼会当成春晚来策划,从LED屏幕到无人机航拍一应俱全。最荒诞的是他坚持要搞”网络直播”,美其名曰”让老顾在云端也能看到自己的风光大葬”。这些情节看似夸张,但细想之下,我们谁没在现实生活中见过类似的场面?那些被攀比心理扭曲的葬礼,那些把丧事当成社交舞台的表演,不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缩影吗?
影片在上海拍摄时,有场戏特别值得玩味。当送葬队伍经过静安寺商圈,路人们纷纷举起手机拍摄,有人甚至跟着灵车自拍。这个镜头残忍地揭示了当代社会对死亡的异化——当死亡成为朋友圈的素材,哀悼变成了表演。导演刘潇阳用黑色幽默的笔触,画出了这幅既滑稽又可悲的众生相。
《燃烧吧!爸爸》最勇敢的地方,在于它敢于用笑声解构中国人最忌讳的死亡话题。那些治丧委员会成员们的荒唐行径,何尝不是生者对死亡恐惧的扭曲表达?当我们看到文淇饰演的女儿最终把父亲的骨灰做成烟花,在夜空中绽放时,突然明白这部电影想说的:或许对待死亡最好的方式,就是承认它的荒诞,然后继续笑着活下去。
3月27日上映的这部电影,可能会成为今年最特别的青春片。它没有堕胎、车祸、三角恋这些俗套桥段,而是让一个女孩在葬礼上完成了自己的成人礼。当顾立言在片尾对着天空喊出”燃烧吧,爸爸”时,银幕前的我们或许会想起自己生命里那些没能好好道别的人。这种后劲,可能比任何说教都更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