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阳光下》肖央蒋奇明海报:心灵治愈之旅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当肖央在精神病院里狂敲ESC键,这部荒诞喜剧藏着最温柔的刀
《阳光照耀青春里》这电影名听着挺阳光,可开场十分钟就把我整不会了——肖央饰演的程序员何立为穿着病号服,正用输液架当脚手架,试图从三楼窗户爬出去。更绝的是他手腕上绑着五块电子表,每隔十分钟就神经质地核对时间,活像个被囚禁的人体定时炸弹。
这片子4月4日要上映了,但3月19号放出的特辑里那些片段就够抓马的。何立为被送进”青春里”康复医院的理由特别黑色幽默:这位码农老哥连续加班72小时后,突然把公司键盘上所有ESC键都抠下来粘在自己工位,HR问他为啥,他特认真地回答:”系统崩溃都知道按ESC重来,人崩溃了凭什么不能?”然后就被诊断成”偏执型行为障碍”打包送医了。
精神病院里的日常简直荒诞到笑出眼泪。陈明昊演的洪兆庆整天攥着串钥匙在走廊巡逻,见人就问”要自由吗?”,可谁要真跟他要钥匙,他又神秘兮兮地说”时机未到”;蒋奇明演的李大宇更绝,三十多岁的人天天趴在活动室写高考模拟卷,写完了就塞给路过的护工:”老师,能帮我批改一下吗?”最绝的是春夏演的林春春,这姑娘把病房窗台种满多肉植物,有天突然把病友们召集到草坪上,郑重宣布要举办”第一届青春里植物选美大赛”。
但笑着笑着就发现不对劲。何立为半夜蹲在厕所拆收音机零件,其实是在组装信号发射器;林春春每天记录植物生长数据,本子里夹着她车祸去世妹妹的照片;李大宇的模拟卷背面全是用铅笔写的”爸,这次我能考好”。导演曾海若太会藏刀子了,那些看似滑稽的行为背后,全是被现实撞碎的普通人。
监制饶晓志在特辑里说,演员们经常演着演着就即兴爆金句。有场戏是肖央偷护士长的口红在墙上画逃生路线,画到一半突然停下来说:”正常人觉得我们疯了,可你们建的墙,不也是精神病院?”这话当场把摄像师整破防了。还有场群戏,病友们用药盒搭了座”理想之城”,洪兆庆突然把钥匙串扔进盒子堆:”开门不需要钥匙,需要敢走出去的人。”
最戳心的是电影里那些静默时刻。何立为发现医院后门其实没锁那晚,月光照在铁栅栏上投出钢琴键似的影子,这老哥突然坐下来对着空气弹了段《致爱丽丝》——后来才知道他女儿学琴时总弹错这个段落。还有林春春发现小树苗被风吹倒时,整个病区的人半夜打着手电筒来培土,陈明昊饰演的”钥匙哥”不知从哪掏出根红绳,说系上就能长得比楼高。
这片子妙就妙在,它把精神病院拍成了成人童话镇。预告片里有幕全景镜头:病友们把各自宝贝摆成”展览”,有画满星空的病历本、用药丸拼的机器人、甚至还有用约束带编的渔网。当阳光透过这些”展品”在地上投出斑驳影子时,你会突然理解导演说的:”正常和异常的界限,有时候只是观察角度不同。”
4月4日上映前放出的一组角色海报特别有意思。何立为的海报背景是电脑蓝屏,但他头顶ESC键在发光;林春春那版海报里树枝从病号服袖口长出来;最绝的是李大宇的,答题卡上的2B铅笔涂鸦最后变成了飞鸟。这哪是精神病患群像啊,分明是给所有被生活卡住bug的人写了封情书。
现在特别理解为什么预告片结尾要放病区广播:”请何立为同志注意,您要的时光机已到货,请速来洗衣房领取。”在青春里,荒诞是他们的铠甲,温柔才是真正的逃生通道。看完特辑我算是明白了,这片子表面讲的是精神病院里的逃亡计划,内里全是关于我们这些”正常人”的灵魂拷问:到底谁更疯?是抠ESC键的程序员,还是发明996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