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行动》:突破非数字争议所能消融

《蛟龙行动》:突破非数字争议所能消融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春节档电影大战硝烟散去,没想到《魔童》竟然拔得头筹,而《蛟龙行动》却意外垫底。说起《蛟龙行动》,这部电影挺特别的,它是春节档唯一一部提前点映,1月29日零点就公映的影片。不过,它似乎没逃过口碑和大众选择的双重考验,虽然电影类型挺硬核,野心勃勃地想要指向华语电影工业的未来。
《蛟龙行动》和《红海行动》都是林超贤导演的作品,但观众的反应和电影的内核似乎有所不同。记得《红海行动》当年在排片不利的情况下,硬是逆袭成了2018年的票房冠军。而《蛟龙行动》虽然票房数字不算亮眼,但它的价值可不仅仅体现在票房上。这部电影对华语电影工业的提振作用,我觉得不亚于《哪吒》。它和《流浪地球》一起,形成了海天呼应,展现了华语片中的生态系统。
20250210093207578495
说到电影制作和特效,华语片这次真的达到了好莱坞的一流水平。电影里的金属元素展示得特别细致,每个细节都有自己的声音、质感和生命力。潜艇“龙鲸号”和鱼雷几乎成了电影的主角。剧组为了这部电影,1:1打造了“龙鲸号”潜艇,细节上的雕琢非常精细。他们还构建了超过50个大场景,特别适合IMAX等大银幕规格。
导演林超贤,从《湄公河行动》开始,就转向了大制作、大场面、大格局。他有个外号叫“实拍狂魔”,拍摄《蛟龙行动》的时候,他和演员们一起下水。通过《紧急救援》等片积累的现场经验,也帮助演员们更好地投入到角色中。
20250210093207909437
我觉得《蛟龙行动》可以看作是华语电影的一次实验之作。虽然它在春节档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但我们还是应该给予鼓励,认识到它在突破上的意义。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影片,更是华语电影工业进步的一个标志。它告诉我们,华语电影有能力制作出与国际大片相媲美的作品,这是值得我们骄傲和支持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优雅电影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y.yingshibaike.com/222.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