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桎梏,AI换脸技术引领演员‘逆生长’新潮流?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当汤姆·汉克斯在银幕上返老还童
电影院里,观众们屏息凝视着银幕上那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浅褐色的卷发,带着婴儿肥的脸颊,还有那双标志性的、会说话的眼睛。直到这个年轻人开口说出第一句台词,人们才敢确认:这真的是汤姆·汉克斯。在《此心安处》中,这位67岁的奥斯卡影帝借助AI逆生长技术,完成了一场跨越60年的时光旅行。
这可不是简单的”美颜滤镜”。制作团队在汉克斯脸上标记了60多个特征点,连他笑时左嘴角比右嘴角多上扬0.3厘米的微表情都被精准捕捉。当汉克斯表演时,AI系统会实时计算他年轻时面部肌肉的运动轨迹,连皮肤在特定光线下呈现的油脂光泽都还原得纤毫毕现。有个镜头是他站在雨中,雨水顺着年轻时的发际线流下——那个发际线的弧度,与1984年《美人鱼》时期的汉克斯完全吻合。
《阿甘正传》的老搭档罗伯特·泽米吉斯导演这次玩得更彻底。片中有一段汉克斯从20岁到80岁的蒙太奇,化妆师只需要给他戴上动作捕捉设备,AI就能自动生成每个年龄段的样貌。最绝的是80岁的汉克斯颤巍巍伸手的镜头,皮肤上的老年斑会随着动作产生细微的位置偏移,这是传统特效化妆永远做不到的动态细节。
不过AI换脸也有自己的”阿喀琉斯之踵”。2015年《速度与激情7》用CGI”复活”保罗·沃克时,某些镜头里的眼神总让人觉得不对劲。现在的技术团队学聪明了,《此心安处》里每当汉克斯需要展现复杂情绪时,导演会先让他用本来的样貌表演,后期再替换年轻面孔。就像汉克斯自己调侃的:”我现在演戏得准备两套表情,一套给摄影师,一套给AI算法师。”
在大洋彼岸的中国剧组也没闲着。《流浪地球2》里吴孟达饰演的韩子昂,其实是把达叔生前的表演数据输入AI系统生成的。更绝的是《传说》剧组,他们收集了成龙近四十年电影里的武打片段,训练AI模仿他年轻时的打斗风格。当成龙现在做不出某个高难度动作时,AI能把他二十岁的身体”嫁接”到现在的表演上。
但最让人毛骨悚然的进步发生在配音间。国内某剧组曾遇到尴尬事:60岁的老戏骨要给20岁的自己配音,怎么听都违和。后来技术团队用AI分析了演员年轻时的声纹特征,现在你闭上眼睛,根本分不清是AI在说话还是本尊。这让我想起《异人之下》里全程由AI驱动的虚拟演员”二壮”,连呼吸间隔都模仿真人演员的习惯。
不过这些技术狂欢背后藏着新的博弈。听说现在好莱坞经纪合约里新增了”数字形象使用权”条款,演员可以像注册商标一样保护自己的微表情。汤姆·汉克斯就把他著名的”困惑式挑眉”注册成了知识产权,以后哪个AI想模仿这个表情都得付版权费。这倒催生了个新职业——”数字遗产律师”,专帮明星管理他们的虚拟分身。
坐在放映厅里,看着银幕上年轻的汉克斯朝镜头跑来,我突然意识到这个画面有多奢侈。放在二十年前,要展现一个演员的毕生跨度,得找不同年龄的替身。现在只要本人往动作捕捉棚里一站,AI就能让他重返青春。当片尾字幕显示”汤姆·汉克斯饰20岁至80岁的男主角”时,全场响起掌声——既给演员,也给背后那串改写电影史的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