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首映:退役军人电影 京城共鸣担当

《荣耀》首映:退役军人电影 京城共鸣担当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当兵的人脱下军装之后
4月19日的北京中影党史馆电影院格外热闹。电影《荣耀》的首映礼上,你能看到穿着旧军装的老兵,也能看到现役军人笔挺的制服。导演常晓阳站在台上,说起拍摄这部电影的初衷:”我们想记录下这些脱下军装的人,他们身上那身橄榄绿其实从未真正褪色。”
20250421111505669943
李健饰演的杜超一出场就让人心头一紧。这个退伍老兵在山区里搞起了香菇种植基地,迷彩服上沾着泥点子,可腰杆还是当兵时那样笔直。镜头扫过基地墙上”兵创”两个褪色的大字,底下挤着二十几个同样退伍的老伙计。他们种的香菇卖不出去,仓库里堆成山的货箱上蒙着厚厚的灰。
最揪心的是那场夜戏。杜超接到电话说李大伟的儿子李洛失踪了,他抄起手电就往县城跑。董李无忧演的这个半大孩子正被犯罪团伙按在巷子里,书包带子都扯断了。当杜超踹开铁门冲进去时,你能看见他眼睛里烧着的那种火——就像当年在战场上盯着敌人一样。那帮混混哪见过这阵势,七八个壮汉被个四十多岁的老兵追着满街跑。
20250421111505783292-1
黄晓娟演的烈士遗属王婶每次出场都让人鼻子发酸。她总在傍晚坐在门槛上擦儿子的军功章,听见杜超的脚步声就赶紧抹眼泪。有场戏是她把攒了半年的抚恤金硬塞给杜超,说”拿去给娃们发工资”,皱巴巴的手绢里包着的全是十块二十块的零钱。
电影里有个细节特别戳人。杜超带着老兵们重新包装香菇时,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把纸箱叠成部队里”豆腐块”的标准。刘洁涵演的技术员小周笑着说你们当兵的是不是都有强迫症,老兵们就嘿嘿地笑。后来香菇生意有起色了,他们还是这样打包,仿佛那些棱角分明的折痕里藏着某种说不出的坚持。
20250421111505497064
首映礼上坐着不少真正的退役军人。有个两鬓斑白的老兵看到杜超带队唱歌那段突然挺直了后背,银幕上的调子刚起来,他就跟着轻轻哼。散场时我听见他跟同伴说:”咱炊事班老赵现在不也在搞农家乐么,下次得叫他来看看。”
这片子最狠的是它不卖惨。杜超他们遇到的困难一个接一个:技术跟不上、销路打不开、孩子要上学、老人要看病。但镜头从来不刻意渲染苦难,反而总在绝处透着亮——比如暴雨夜大伙儿抢收香菇时,突然发现小周发明的烘干机居然管用了;又比如李洛偷偷把同学家长都拉来基地买香菇,书包里还装着连夜手写的宣传单。
20250421111505927343
常晓阳说他们采风时见过太多这样的退伍兵。在山东见过转业后当村支书带乡亲种苹果的,在云南遇到过组建老兵救援队的,还有个装甲兵退伍开了修车行,车间里清一色招的都是退伍军人。”这些人身上有种奇特的磁场,”导演比划着,”就像枪膛里退出来的子弹壳,看着不冒烟了,可温度能烫手。”
电影结尾处,杜超站在新建的香菇加工厂前接新兵。阳光照在他洗得发白的迷彩服上,领口别着的退伍证和党员徽章闪闪发亮。这个镜头让我想起首映礼上退役军人事务局的人说的那句话:”他们只是换了个阵地继续冲锋。”现在想想,或许荣耀从来就不只是胸前的勋章,更是这些穿过军装的人,用一辈子在诠释的某种活法。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优雅电影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y.yingshibaike.com/5290.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返回顶部